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超颖电子”)的沪市主板IPO进程已进入问询阶段近一年半,但尚未走到上会阶段。这家主营印制电路板(PCB)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,在财务数据和经营策略上展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与问题。
从收入结构来看,超颖电子高度依赖境外市场,报告期内其境外销售金额占比高达82%左右。具体而言,2022年至2024年,公司境外销售金额分别为28.34亿元、28.87亿元和32.66亿元,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稳定在81%-83%之间。这一特点反映了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,但也暴露了其对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的高度敏感性。尤其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这种高度集中的收入来源可能成为潜在风险点。
与此同时,超颖电子的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高位,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2022年至2024年,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.14%、68.75%和72.83%,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仅为42%-43%左右。较高的负债水平不仅增加了公司的偿债压力,还可能限制其未来的融资能力。对此,公司解释称,高负债主要源于PCB行业资金需求大以及自身融资渠道单一。尽管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偿还部分银行贷款以优化资本结构,但其长期财务健康状况仍需进一步观察。
此外,超颖电子的研发能力也引发了一定质疑。报告期内,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虽有所增长,但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却逐年下降,从2022年的14.8%降至2024年的10.91%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研发团队整体学历偏低,截至2024年末,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33.17%,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更是仅占0.33%。相比之下,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在2022年至2024年间由4.82%提升至6.51%,而超颖电子的研发费用率始终徘徊在3%-3.5%之间。专家指出,这种“低结构研发”模式可能导致公司在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方面缺乏竞争力,进而陷入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的困境。
为应对上述挑战,超颖电子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约6.6亿元,其中4亿元用于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建设,剩余2.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。然而,公司在2024年底曾将后者募投金额由6亿元缩减至2.6亿元,显示出其对当前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的谨慎评估。
综合来看,超颖电子作为一家专注于PCB领域的制造商,在国际市场中具备一定规模优势,但其高度依赖境外销售、高企的资产负债率以及较低的研发投入比例等问题,可能对其长远发展构成制约。未来,公司需要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,加大技术创新力度,优化资本结构,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其提出的要求,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。发布者:投资参考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ahuang.com/616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