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DeepSeek等新兴企业在AI领域的崛起,美国老牌科技巨头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。为了保持市场领导地位和技术优势,这些巨头计划在2025年加大对AI的投资力度。然而,在高利率环境和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的更高要求下,企业不得不在扩张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。裁员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,但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其AI投资回报率的担忧。
以微软为例,当地时间5月13日,该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6000人,占其员工总数的3%。这是自2023年裁员1万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。微软发言人表示,裁员是为了“使公司在动态市场中取得成功”,且与绩效无关。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中层管理岗位和非技术职位,如销售、市场推广和招聘等领域,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。尽管如此,微软并未放缓其在AI领域的步伐。CEO纳德拉透露,公司约20%-30%的代码已由AI生成,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建立AI创新中心,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。
微软的资本支出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其对AI的重视程度。从2024财年第四季度的190亿美元增长至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214亿美元,这一趋势表明微软正在加速布局AI基础设施建设。与此同时,公司的财务表现也颇为亮眼: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达700.66亿美元,同比增长13.3%,超出分析师预期;净利润258.24亿美元,同比增长17.7%。这些成绩不仅让微软市值重返3万亿美元大关,也为投资者注入了信心。
然而,微软并非孤例。整个科技行业都在经历类似的调整。过去两年间,亚马逊、Meta、谷歌等巨头纷纷实施大规模裁员,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及AI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。根据Layoffs.fyi的数据,仅2024年就有近15.3万人被裁,而今年前几个月已有超过5.3万名科技员工失业。尽管如此,这些公司并未减少对AI的投资。例如,亚马逊一季度现金资本支出达243亿美元,同比增长74%,并计划将大部分资金用于AI和云服务AWS;谷歌同期资本开支为172亿美元,同比增长43%,主要用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建设;Meta则将全年资本支出范围上调至640亿至720亿美元,重点投向生成式AI领域。
尽管AI投资热潮方兴未艾,但股东和分析师对此仍存疑虑。《金融时报》指出,若本轮大规模投资无法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,可能会影响企业回购或分红能力,甚至挤压非AI业务资源。资产管理组织AllianceBernstein的负责人吉姆·蒂尔尼认为,当前科技巨头“烧钱”的局势加剧了市场的怀疑态度,投资者期待看到明确的增长信号,如谷歌或微软Azure云业务加速扩张、Copilot采用率提升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微软的裁员行动并未削弱其对AI产业链的支持。相反,此举被视为优化资源配置、聚焦核心领域的战略举措。超微电脑、Credo等AI硬件厂商近期股价飙升,反映出市场对底层基建的乐观预期。同时,微软也在探索更高效的应用模式。纳德拉曾在内部讲话中提到DeepSeek,称赞其R1模型为微软AI发展设定了“新标准”。通过仅200人的团队打造出应用商店排名第一的产品,DeepSeek展现了小而精的研发模式潜力。
综上所述,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投资既是机遇也是风险。裁员降本虽短期内引发争议,但从长期来看,这或许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。未来,能否将巨额投入转化为实际收益,将成为检验这些巨头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。发布者:投资参考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ahuang.com/61640.html